无问岁数,乃平人常服之仙药也。此药大能顺气故也。
如宵行冥冥,迷不知径,忽遇明灯巨火,正路昭然。无脉,服二十四味流气饮。
【注】猪苓汤,即猪苓、茯苓、阿胶、滑石、泽泻也。若表未解又传阳明,身热而烦,用柴葛解肌汤,以解两阳之邪。
若厥而下利,则为中寒,去黄芩加姜、附,不须疑也。【注】里证,谓热邪内结,不大便,恶热潮热,自汗蒸蒸,口燥舌干谵语,腹满硬痛也。
冷则气愈滞而血愈积,故但能为肿而不能为脓。故伤寒下热,古皆禁之。
下后热稍退而未愈者,黄连解毒汤调之。 若少阳胆经饮热,则口苦、呕烦、惊悸,是温胆汤证也,即半夏、茯芩、橘皮、甘草、枳实、竹茹也。